close
六經 譯者 大正藏中位置 備註
《華嚴經》 | 唐·般若 (四十卷) | 第十部華嚴部·第二九三卷 | 《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華嚴) |
東晉·佛馱跋陀羅(六十卷) | 第九部華嚴部·第二七八卷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六十華嚴) | |
唐·實叉難陀(八十卷) | 第十部華嚴部·第二七九卷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華嚴) | |
《解深密經》 | 元魏·菩提流支(五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五卷 | 《深密解脫經》 |
唐·玄奘(五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六卷 | 《解深密經》 | |
《楞伽經》 |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四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零卷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
元魏·菩提流支(十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一卷 | 《入楞伽經》 | |
唐·實叉難陀(七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二卷 | 《大乘入楞伽經》 | |
《密嚴經》 | 唐·地婆訶羅(三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八一卷 | 《大乘密嚴經》 |
唐·不空 (三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八二卷 | 《大乘密嚴經》 | |
《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 | 未傳譯 | ||
《阿毗達磨經》 | 未傳譯 |
十一部論 譯者 大正藏中位置 備註
《瑜伽師地論》 | 唐·玄奘(一百卷) | 第三十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七九卷 | |
《顯揚聖教論》 | 唐·玄奘(二十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二卷 | |
《大乘莊嚴經論》 | 唐·波羅頗蜜多羅(十三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四卷 | |
《集量論》 | 近代·法尊 | 無 | 失傳 |
《攝大乘論》 | 後魏·佛陀扇多(二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二卷 | 《攝大乘論》 |
陳·真諦(三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三卷 | 《攝大乘論》 | |
唐·玄奘(二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四卷 | 《攝大乘論本》 | |
《十地經論》 | 後魏·菩提流支等(十二卷) | 第二十六部釋經論及毗曇部·第一五二二卷 | |
《分別瑜伽論》 | 未傳譯 | 無 | 未傳譯 |
《觀所緣緣論》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二四卷 | |
《唯識二十論》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零卷 | |
《唯識三十論》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八六卷 | 《唯識三十論頌》 |
《辯中邊論》 | 陳·真諦(二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九卷 | 《中邊分別論》 |
唐·玄奘(三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零卷 | 《辯中邊論》 |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 唐·玄奘(七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五卷 |
其他經典 譯者 大正藏中位置 備註
《百法明門論》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一四卷 | |
《大乘五蘊論》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一二卷 | |
《成唯識論》 | 唐·玄奘(十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八五卷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