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無情作佛


  (蕅祖評—透澈之極。清涼國師當讓一籌)


  權教中言。有情有佛性。無情無佛性。一切草木器界,不能成道及轉法錀。此是執情強計。屬意即有,屬物即無。不了諸法皆住法位。何以故。意是色故。是空根故。是往古來今故。是無情故。一無一切無故。青黃是意故。風鳴谷響是意故。草木瓦礫是意故,是有情故。一有一切有故。故知情之為情,亦可說自,亦可說物。不應說言誰無誰有。如一夫妻共生一子,不應說言誰生誰不生。夫發毛爪齒,亦是無情。與我俱佛耶,抑與我不俱佛耶。夢中見山見水見木見石,亦是無情。是情想攝耶,抑非情想攝耶。當知是中尚無是我非我,雲何更計有情無情。是故經中道場寶樹,能淨諸根。風枝水響,鹹宣妙法。無一物非佛身,無一物不轉法錀。豈是情見妄知所能計度。(出自《西方合論》


  問:楞嚴經『不知身心外洎山河虛空大地皆妙明真心中物』此是否示意心物一如?果爾則依法法平等故,吾人之流轉,應不限於有情六道內,應也及於植、礦等無情類,此始能謂色心平等?


  答:此問須分言之,經所云者,只言萬法皆心所現,如心不現,何能所知,語之範圍如此而止,心物一如,理上可如是說,事則各有界限。例母子一體理也,事則母自母,子自子,倘必執母子是一之理,其父能指其子為妻乎?至雲流轉不限有情,亦未嘗不有其事,然眾生之命,多依有情淫慾而有,流轉六道者常也。而神識有時接觸礦植等物,而礦植並未交媾,是亦無入胎機會。如雲魑魅魍魎,亦能交感動作,不過偶然之事,或鬼神憑之,或物老為怪,總未見處處木石,皆能言語動作。讀書者,須善會其義,勿以辭而害之也可。(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問:『情與無情』以何種因緣『同圓種智』?(金仁孚)


  答:此圓教之主張,謂色與心法,正與依報,此四者無非是一佛之色心正依(色包有情無情,依只無情),並無差別,是謂『中道佛性』。若起差別,是情迷故,有一成就 ,余均成就。如人身皮肉有知覺,爪發無知覺,然皮肉爪發總為一個人體,一個人得到官,或是得到罪,乃指一全人而言。並不能分此官罪是指皮肉,而不指爪發,同圓種智之義,大抵如此。(出處同上)


  問:有情眾生皆是隨業而在六道現種種身受種種善惡之報,而無情眾生已無情,就不造善惡,為何形形式式不同?(黃茂榮)


  答:無情之物為器世間,是有情世間之依報。有情正報既千差萬別,其依報自然形形色色不同,亦隨有情之業報而應現者。(出處同上)


  問: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在理論上,雖然說的過去,事實上就有些費講,還請用淺的說法證明。(顧鳳英)


  答:鍾與石,皆礦質,無情之物也。豈不聞漢書載『銅山西崩,洛鍾東應』。梵典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彼既能聖氣感通,應響而首肯,何不能圓智而證道耶?如認為果不能已,試思木雕,泥塑,銅鑄,紙繪等體,吾輩日對之膜拜胡為乎』更應知萬法唯心,有心無境,空色不二,心境圓融,斯問題則迎刃而解矣。(出處同上)


  問:「『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菩提指的是自性嗎?這些花草在無明狀況下,沾上的惡習氣的惡念,造的惡業,怎麼才能去掉?」


  答:你問的是這些花草樹木,花草樹木有靈性,《華嚴經》上講的樹神、花神、草木都有靈,但是你要曉得,花草樹木的神靈不是花草樹木本身,花草樹木成不了神的,而是有神識附托在花草樹木上。就好像房子一樣,房子不靈,什麼人靈?住在房子裡頭的人靈,有一些靈鬼他沒有地方住,他依附花草樹木,花草樹木是他居住的所在,於是我們就稱他樹神、花神、草木神,是這個意思。靈性高的他也有修行,佛法不可思議,應以什麼身得度,佛菩薩就現什麼身,只要他有心求解脫,佛菩薩就會化身。他是樹神,佛菩薩也化成樹神為他們講經說法;他是花神,佛菩薩也能變成花神跟他們講經說法,所以諸佛菩薩教化眾生不可思議。至於花草樹木成佛,那是《華嚴經》上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那是怎麼成就的?有情眾生證得無上菩提,所謂是依報隨著正報轉,是這個道理。有情的菩薩成佛了,山河大地、草木砂石也跟著一起轉變成一真法界,是這個意思。這是大乘經裡面講的深義,也可以說為密義,「密」是深密,一般初學很不容易理解,確實是事實真相。(淨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88)


http://www.dizang.org/wd/fx/031.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空如(麥克斯) 的頭像
    空如(麥克斯)

    tathata的部落格

    空如(麥克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