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問: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動物稱為佛性,在植物、礦物稱作法性。既然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請問何以植物、礦物不能說它們也具有佛性,而以法性稱之?
答:法性包括佛性,佛性不包括法性。法性的範圍大,佛性的範圍小。佛是什麼意思?佛是覺,也就是說佛是有情眾生修成的,所以叫佛性。法性不用修,所有一切法是指物質、還有非物質。虛空是非物質,虛空不能算是物質,但是它也是一法。這些從何而來?性變現出來的。所以,虛空既然是一法,當然它有法性,它的法性與植物、礦物沒有兩樣。所以,這個性都有見聞覺知,見聞覺知沒有妄想、分別、執著。
動物有佛性,動物有見聞覺知,也具備了法性,但也迷了法性。如何迷的?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是《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切眾生是講九法界眾生。有情眾生雖有佛性卻不能證得,就是因為夾雜著妄想、分別、執著。要如何證得?必須把妄想、分別、執著全放下,佛性自然就現前了,佛性就是法性。到那時才知曉整個宇宙就是自己,不可思議!
小宇宙跟大宇宙是一樣的。在法性之中,無大小之分,就是沒有對立。沒有對立,沒有大小,沒有長短,沒有生滅,沒有來去,沒有先後,佛在《華嚴經》稱此為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無法想像,那是諸佛如來所證得的境界,真正得大自在!這才是宇宙諸法的真相,學佛終極的目標就在於此。
禪宗有一則公案,有一個開悟的人說:「遍法界虛空界是沙門一隻眼」,這就是完全肯定宇宙是自己,自己就是宇宙。所以,能入此境界,就能明瞭中峰禪師所開示的「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極樂就是此土,此土就是極樂」。只要明心見性,就能入此境界。
入此境界的人住極樂、住華藏,不入此境界的人住地球、住穢土。兩個不同的維次空間,確確實實不一樣。這也說明了,佛在經上常講的「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因此,心清淨,這個世界是淨土;心善良,這個世界純善。實而言之,外面境界沒有染淨也無善惡,染淨善惡是在自己的心,是自己的心把外在境界扭曲、改變了。
諸佛、法身菩薩住淨土,他們的心清淨善良,純淨純善把一切現象都改變成純善與純淨,所以能受用淨土。這個世間人心不善、不清淨,造成世間許多的災難。災難還會愈來愈嚴重,原因就是不善的念頭和行為所造成的。
此理佛說得非常明白,其他宗教也有說,但是沒有佛經講得如此透徹。我們要學習,一定要懂得經教的意義,「願解如來真實義」。理解之後,若能把佛所說的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那才真正得受用與解決問題。解決什麼問題?「不生不滅」的問題。古人常說:「生死事大」,生死問題解決了,其他就沒有問題了,自然得大自在、大安樂,解脫境界!
問:經上說只要我們能成佛,成佛之後,山河大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也跟著成佛了,請問此意思為何?
答:你有這個問題,你就不能成佛,你永遠無法知道佛的境界,因為你妄想太多,分別執著太重。但是有一方法,可以幫助你徹底明瞭,就是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方法妙極了。有許多問題確實很難懂,可以暫時不需要懂,先專求往生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所有問題自然都解決了。古人說的「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其實,這些境界大乘經上常說,只是我們粗心大意很難體會此道理。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之「學佛問答」21-171(2003/6/11 台灣中壢善果林),「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http://blog.udn.com/arongsh/352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