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朋友突然買了一輛車,是羨慕?嫉妒?還是祝福,還是自己趕快也去買一輛?
參考是:統統都不是,如如不動才是。 - 身邊有帥哥或美女走過,有沒有起心中漣漪?
參考是: 看過,路過,即不美也不丑,即不做白骨觀,也不當菩薩想,和自己一樣的眾生。 - 自己去營業廳或代售點買手機卡,有沒有祈禱自己的號是帶6的,還是帶8的?
參考是:隨緣,8也不喜,6也不樂,4更不悲,手機卡就是手機卡,對數字沒有知覺。 - 最經典的一個:一盤蘋果擺在你面前,你揀大的,還是揀小的,挑紅的,還是拿綠的?
參考是:蘋果及萬物的大小、多少、高低,美丑都是自己後天心識對其進行的對立之分,修行應該在生活中逐漸回歸到自己先天意識或先天無意識。拿蘋果沒有分別,不挑不揀,拿起哪個算哪個。 - 看了一部穿越劇,時時幻想自己也能夠穿越?
參考是:覺知自己當下的所做所為,沒有憶往也沒有期來,一旦自己穿越了,心就散亂了。 - 曾經有一個人在某個時期或某些方面傷害了你,時不時地想起來就生氣?
參考是:因緣已了,萬事皆空,有必要為「空」著的事生氣嗎, 當體即空了,為什麼要把空變成有呢? - 自己是不是經常想訴苦,想抱怨?或者寂寞時特別想找人聊天?
參考是:心外求救,不如內觀自醒,和佛菩薩聊天才會不用擔心嘴窟窿。向外找解脫,脫了舊的,穿上新的,什麼時候才脫光?自己脫下得說不定就穿到別人身上了,讓別人穿你的舊煩惱。更不知閒聊散氣,胡思失神,自己的心不解脫,永遠不光。 - 自己的衣櫃裡是不是經常有不穿,但是長年掛著的衣服或者鞋子,家裡整日或時不時地亂糟糟的,新的東西卻還在不停地添置。或者只有自己想拜佛時才想起來收拾雜亂的佛龕?
參考是:自己的心本就不清靜,所以處處不清靜。 - 當自己一個人在公共洗手間時,發現有個精致的小紙袋放在牆角,有沒有一直在猜是什麼東西被忘了,值錢嗎?
參考是:東西就是東西,不論是什麼都跟自己無關,知道的越多,煩惱越多。 - 看到別人修行比自己用功,當別人談起自己的天眼或其它體會時有沒有嫉妒?
參考是:任何所得都是原本具有,任何體驗都是修行過程中的正常現象,自己的功夫還未到。 - 自己有一點禪喜的修行體驗後,會不會廹不及待地向自己的同修炫耀?
參考是:視常規的東西為稀有了,卻又犯了「傲」,得不償失。 - 自己想看經書,突然發現自己的經書被不懂佛法的媽給拿走墊桌腿了,自己會不會大發雷庭,想著自己的媽竟然也是來干擾自己修行的魔?
參考是:佛魔是一不是二,自己的心魔太重,說不定是菩薩變成你媽來破你執的。將經書拿起,磕個頭懺個悔,該咋看咋看,跟老媽無關。 - 去道場給佛菩薩上供時,拿了兩個香蕉就不停地乞求自己考上公務員,升職部門經理,彩票中大獎?
參考是:自己的貪心真是大呀!想想自己給菩薩做什麼了,憑什麼菩薩要給你? 還說自己是修行人? - 自己繞了108遍佛塔,頌了1萬遍咒,讀了幾遍經就不停地求佛菩薩加持讓自己免災消難,或者忠心耿耿地記錄著自己磕頭或念佛的數量?
參考是:只外求,不內尋,把方便當究竟,一直在相上練道道。殊不知,感應道交,天人合一,無為中無所不為。佛菩薩只是覺悟了的眾生,我們是未覺悟的佛,我們和佛菩薩是一,不是二。合一了,感應道交了,頌一遍頂萬遍, 怎麼修都是法門,都是要修心不住相。 - 自己修佛,聽到外教的名相就起煩惱,比如自己拜菩薩,聽到別人在自己面前提上帝就反感。或者自己念阿彌陀佛,聽到密宗的法門就不悅,常常稱自己修的是正法,別人的都是外道。
參考是:自己一直在名字相上無法自拔。執著心太重,殊不知心外求法才是外道。所有的教,所有的法,都是帶你尋找回歸的路,只是交道工具不一樣罷了,大家還是一,不是二。 - 這個問題和上一個接近,但又特殊,堅持自己的法門,頌揚自己的法門,抨擊別人的法門,處處強烈向別人推薦自己的法門?
參考是:所有的法門是一不是二,陷入比較、對立的二元論就不是一真法界了。佛陀是大醫王,針對眾生不同的病有不同的醫治方法,所以才有八萬四千種法門之說,所以,你不能拿一樣的藥給所有的人治病,盡管都是好藥。 - 自己在念經、打坐或嗑頭時,有沒有突然想到午飯還沒給老公做呢,自己的同事借自己的錢還沒還呢,明天是晴天還是陰天,明天買菜是該帶筐還是帶籮?
參考是:沒有比一切放下的方式更為簡單易行的法門了。"有覺無念」才是清靜心的起步。放下,不僅包括放下一切擔心、希望、執著與貪求,連自己成佛成聖的願望都要放下,最後連我都要放下了,心空無物之時,才是真我的心靈通道打開之時,即所謂的空生大覺中,真空妙有生。 - 自己放生或布施的時候有沒有想著自己將來的功德有多少?或者什麼時候在什麼事上回報到自己身上?
參考是:執著心不可取,貪念不可有,真正的慈悲是不要回報的。你不用算計自己功德,自有無形因緣在,真信因果,還用得著你去惦記嗎? - 自己去另一個不熟悉的道場,發現這也不如法,那也不如法,真想向住持告狀或要求他們更改?
參考是:這就是自己本身沒開悟的表現,先修正自己的心,自己開悟了才有資格讓道場依從你。自己不開悟,所以對比總是在。 - 看完以上19條,有沒有不停地琢磨哪條對,哪條不對?寫此文章的人開沒開悟?男的女的?和尚還是居士?
參考是:琢磨本身就不對,反復琢磨更不對,但是不琢磨似乎也不對,對也不對,不對也不對,其實此文章根本就沒有對錯之分,如果你悟到了這一點,你已經開悟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ac3a0701012jek.html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