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版權聲明:轉載時請以超鏈接形式標明文章原始出處和作者信息及本聲明
http://moun.blogbus.com/logs/36968369.html


秒速5厘米



實景一般的動畫場景(搞不好就是實景),襯托著真實一般的故事。


總忘不了這部動畫片最後給我的感覺。


那明明是一個現實的結果,雖然看似有些殘酷,但卻是比較可能發生的最好的結局。可我還是和以往一樣不太滿意。


果然我還是嚮往童話般的故事,有情人還是要終成眷屬才能讓人心安。


可我又是這麼明白,對於愛情來說,空間的距離往往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即使心靈的聲音靠得再近,也會因為無法相互觸碰而漸漸失去力量,漸漸衰弱,那時候只要稍微一個意外,牽著兩邊的線便可能就此斷開。


和《星之聲》一樣,新海誠又講了一個距離和愛情的故事。和《我們的存在》一樣,這樣的愛情很感人。然而這樣的愛情很辛苦。如果能堅持過來,相信經歷過的東西會讓雙方更懂得珍惜。即便如此,也是建立在能夠團聚不再分開的基礎上。


那麼,既然如此,接受新海誠給的結局如何呢?


在百度上看到一篇很好的解讀這部作品的文章,轉載至此:


 


解讀<<秒速5厘米>> 最後兩分鐘


一部作品會表達一個思想或者一種觀念又或者一些情懷,而在作品中深刻表達這一點的地方,我們稱其為點睛之筆。無疑,秒速5厘米這部動畫的最後一個場景就是這樣一個點睛之筆。

新海誠用五十多分鐘的時間做鋪墊,終於在最後兩分鐘將自己想表達的感情用一個回頭一個轉身以及一個微笑釋放了出來。

或許還有人執著於明裡無名指上的戒指,又或者九分三十五秒時微暗房間中睡在床上的兩人,但新海誠想告訴我們的難道是再深刻的感情也會有變質的一天這樣一種觀念嗎?顯然不是!

讓我們再回到最後一個場景:
明裡與遠野於鐵軌處擦肩而過,互相認出了對方。當兩人走到鐵軌的兩邊時,不約而同的轉過了頭。這時,飛馳的火車將兩人的視線阻隔在了兩邊。當火車駛過後,原野發現明裡已經離開。然後,在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飄落的櫻雨中,原野帶著一絲微笑轉身離開。

在這短短的兩分鐘內,其實把前面五十多分鐘的故事梗概包含在了裡面:
名裡與原野在小時候相遇(在鐵軌處相遇)但終究兩人走到了不同的地方(走到了鐵軌的兩側)雖然彼此心中都有掛念(兩人不約而同的轉過了頭)但種種困難橫跨在兩人之間(飛馳的火車將兩人的視線阻隔在了兩邊)原野在回憶中迷茫,不接受任何新的幸福(原野面前飛馳的,不斷變化卻毫無改變的車廂),當繁華落盡,明裡找到了幸福(明裡已經離開)而原野也終於從迷茫中走了出來(原野帶著一絲微笑轉身離開)。

新海誠想表達的是,曾經純真的感情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流失而消逝。即便這種感情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得到完成,但它必定會是心裡美麗的一段回憶。而龜縮於以往的傷痕中,不敢接受新的幸福,只會使心越來越蒼老,最後慢慢死去。回憶像酒,少許你便可覺得那其中的甘美,如果濫喝沉迷其中,只是一個神智不清的酒徒。

在每秒5厘米的速度飄落的櫻雨中,在幸福的往事中,原野邁開了前進的道路。兩個漸行漸遠的背影,包含了有愛無緣的傷感,更多的卻是對幸福未來的憧憬。



 


曾經在一起的時光並不是毫無意義,至少,它給雙方留下一段美好的值得回味的記憶。


但停留在觸摸不到的記憶中是沒有意義的。


那麼,


待一個擦肩而過,轉過身,望著對方離去的背影,說一聲:


謝謝


祝你幸福


再見!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空如(麥克斯) 的頭像
    空如(麥克斯)

    tathata的部落格

    空如(麥克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